1、豆豆——形以气充,乖庚其气,则形为之病。神依气住,收敛其气,则神以之存。持满而不溢,御神而不持,专气而不暴,抱一而不脱。神者气之子,气者神之母。以神为车而从气,则气因神用;以气为马而导神,则神因气行。两者相合,则根深蒂固,而获长生久世之道矣。古之人,精有主而得所止,故足以集神。气有原而无所竭,故足以运神。呼出心肺,吸入肾肝,出纳元气,皆合于自然,是乃修真之道。
2、豆豆——修行人,行如风,立如松,卧如弓,坐如钟。
3、豆豆——神则火也,气则药也,以火炼药而成丹,即以神御气而成道也。
4、豆豆——圣贤持戒定慧而虚其心,炼精气神而保其身,身保则命基永固。
5、豆豆——人身上有天谷泥丸,藏神之府也;中有应谷绛宫,藏气之府也;下有灵谷关元,藏精之府也。圣人则天地之要,知造化之源,神守于元宫,气腾于牡府,神交气感,自然成真。
6、豆豆—— 道贵常存,补神固根,精气不散,神守不分。然即神守而虽不去,亦能全真。人神不守,非达至真。
7、豆豆——劳逸有中,则氰氯之气常充。
8、豆豆——心可逸,形不可不劳。
9、豆豆——人体欲得劳动,但不当使极耳。动摇则谷气得销,血脉流通,病不得生。譬如户枢,终不朽也。
10、豆豆——外不劳形则息自安,故形体不敝;内无思想则心静,故精神无伤。内外俱有养,则恬愉自得而无耗损之患,故寿亦可以百数。
11、豆豆——将夜作书,彻宵不寐者,尤为耗元神,竭精髓之大害。
12、豆豆——养生者,形要小劳,无至大疲。故流水则清,滞则污。养生之人,欲血脉常行如水之流。坐不欲至倦,行不欲至劳。频行不已,然亦稍缓,即是小劳之术也。
13、豆豆—— 眼者身之镜,耳者体之墉,视多则镜昏,听众则庸闭。面者神之庭,发者脑之华,心悲则面焦,脑减则发素。精者体之神,明者身之宝,劳多则精散,营镜则明消。
14、豆豆——急守精室勿妄泄,闭而宝之可长活。
15、豆豆——觉则脾能磨食,寝则易停,化之常也。劳极伤脾之后,饭余微寝,食反易饿,化之变也。然须少食。